top of page

從自辦重劃反思:"臺灣還有多少正當的開發商?"

  • wildwalkingstudio
  • Apr 11, 2016
  • 2 min read

人們很少關心都市計畫的法律是否健全、健康,但不少人卻很關心細部計畫。細部計畫代表一個地區未來是什麼樣子,對小住戶來說攸關房子會不會被拆,對於把土地用作投資工具的人來說,攸關地價。

思考幾個與自辦重劃不直接相關的問題

臺灣各大都市的形成依靠土地開發,不是徵收(含區段徵收和一般徵收)就是重劃,但如果是把房子、農田都剷除,再透過人為設計來打造生活環境,這樣的環境真的是你要的嗎?

談到開發,如果政府做好都市計畫,人民可以來參與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並且有好的營造商、建築業者、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甚至包括農村規劃師一起來規劃、執行,就再好不過了,但臺灣有多大的能量和知識促成這種改變?如果沒有方才敘述的這些前題,那完全交給私人去執行都市計畫,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你想成為一位有良心的土地開發業者,先了解你要如何穩定的做這一行;如果你一個月賺10萬,沒良心的同業掌握政治管道、法律與行政漏洞、串通司法界的敗類,一個月賺2000萬甚至更多,如果司法不改革、貪婪的官員繼續執行公務到退休,於是同業間為了生存而爭相模仿,那最後這個行業裡面還有你這種廠商生存的餘地嗎?

有些人爭執著土地開發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這些人卻經常避談「民主的、健康的、尊重自然的生活環境規劃方式」,把環境規劃好就沒有經濟發展嗎?

 
 
 

Comments


最新文章
Tags

​© 2016 by  野行耕耘工作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Social Icon
  • 500px-12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