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嬤的話:「田要種喔!(台語)」


「 種田大家都有飯吃。 」到了這個時代,其實這句話很深奧。

兩年前我大概每兩週就會去看阿嬤一次,隨著愈來愈忙碌,常常一個月只去一次,這半年來在籌備工作室後,幾乎兩個月才去看阿嬤一次,2月27日在「自辦重劃法律困境與訴訟策略民間座談會」上,收到阿嬤過世的通知,阿嬤喜歡聽佛經,或許因為之前很少去看阿嬤,所以直到阿嬤出殯前,每天都想念經給她聽。

這幾天來總是想起阿嬤過去生活的身影,是一種回味,老一輩的樸實生活,其實更讓人有許多省思。

阿嬤最常吃的東西就是花生油拌麵線、高麗菜飯、蛋拌麵、魚鬆或肉鬆配稀飯等等,她總是珍惜著每一個資源,不喜歡吃大魚大肉,偶爾會吃點晚輩買給她的小東西,在上個月才知道阿嬤出身大戶人家後,回想阿嬤長年以來的簡單生活,有點難以置信。

阿嬤最常跟我說的話就是:「認真工作,錢夠用就好,不用賺太多,平安健康就好。」這段話很普通,從小也聽老師說過很多次,但不知道為什麼,阿嬤說的特別讓我有印象,或許是阿嬤身體力行,有些道理雖然阿嬤沒說,但我卻可以明白。

代的物質價格意義對阿嬤來說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子孫貧富差異很大,但對阿嬤來說,有人買衣服給她,她根本分不清楚五千元和五百元的差別,阿嬤都會把它收的好好的。

阿嬤不識字,平常跟子孫的對話也常重覆那幾句,且除了謝謝和再見外,阿嬤只會講台語、只聽的懂台語,從小阿嬤給我的印象就是「種田很辛苦,但種田大家都有飯吃」,記得以前大舅好幾次來看阿嬤時,阿嬤坐著一邊念佛,有時突然會跟他說:「田要種喔!(台語)」那時我對這句話沒有什麼感覺,但卻記得很清楚,直到阿嬤過世,我好像懂了。

對很多老人家來說,賣祖產是一件會讓他們休克的事,田若荒廢、不耕種好像會被雷公打一樣,所以一直到阿嬤過世,子孫們沒有人敢讓阿嬤知道阿公留的農田幾乎都被賣掉的事。

三、四十年來,臺中因為市地重劃,有完善的灌溉系統、筏子溪兩岸沖積出的肥沃農田、也是五千年以來先民生活遺址最豐富的地方,這數千公頃的農田就因為都市計畫的通過,幾乎都變成住宅區和商業區,而根據101年10月中研院「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10年來台灣共消失4萬5千公頃的耕地,也就是一年消失4千5百公頃耕地,好在阿嬤看不懂新聞,否則阿嬤一定早就休克往生了。

們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每到一個重劃區,幾乎就會聽到未拆遷的居民說當地好幾位老人家因為土地要重劃、房子要拆了,心情鬱悶、突然生病而過世,而一邊準備後事,一邊又要面對被政府或重劃會催促拆遷,很難想像這些居民的心情有多難過、多憤怒。

這幾天在工作室遇到遭受重劃會惡意破壞,後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古厝「瑞成堂」的子孫來看展,還遇到兩位逢甲大學的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的學生。

其中有一位是瑞成堂的媳婦,她喜歡帶孩子去認識臺灣的文化,想要讓孩子知道臺灣的根是什麼,不希望孩子只知道現代這些來自外國的複製品。臺中原本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面貌,但她說現在必須帶孩子到其他縣市才能看到、在台中幾乎找不到了,說著說著她頻搖頭感歎,無法認同台中的都市計畫政策,她認為這樣的政策讓好的文化和歷史斷絕,沒有傳承。

台中許多文化資產被配合公園設計來保存,旁邊則有新式建築相繼興起,她的先生無法理解這樣突厄的景觀,他認為文化保存不該只是保留一棟古建築,而是要連同週遭自然環境、生態、農田水圳,「保留人與土地生活的關係」才是文化的傳承。他說每個國家都可以蓋新式的建築,而且很快就有別的國家蓋出更新、更高的建築,但臺灣原有的文化才是我們自己獨有的東西,外國人來觀光幹嘛去看他們也有的高樓大廈呢?

兩位逢甲大學的學生對於1月30日「土地 人 家,檢討台中過度重劃」的論壇很有興趣,在跟他們分享許多重劃的問題後,其中一位女學生突然哭了,她看著論壇的海報有感而發,哭著說小時候和家人住過眷村,其實心裡很擔心這些東西是不是有一天突然就會不見;看到臺灣還有年輕人因為在乎歷史、記憶,擔心文化消失而掉眼淚,讓人覺得很高興。 臺灣因為土地開發盛行,加上文史教育的不完整,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文化已經不多了,許多東西只剩老人家才知道。

上週六在沙鹿深波圖書館 播放由紀錄片工作者李安豐大哥所拍攝的紀錄片「番黍四時春」,這部紀錄片是拍攝大肚山學會吳金樹老師帶著文山社大學員從尋找大肚山傳統作物「番麥、番黍和早仔(台語,指陸稻)」,到幸運的遇到彰化二林一位保有傳統番黍掃帚製作工藝的莊施月聘阿嬤,最後月聘阿嬤教大家綁掃帚的過程,更影響了她其中一位女兒決定要傳承這項文化,吳老師說這是最讓人感到高興的事。

「番黍四時春」精華片段:https://youtu.be/DYUHAxl7hko

臺灣人的工作忙碌,很多人只能把握零碎時間看文化、歷史相關的文章和報導,但這些東西其實就在老一輩的身上,如果你還有阿公、阿嬤的話,記得多找時間跟他們聊天,他們告訴你的文化有時比文章和報導所寫的更精彩。

謝謝阿嬤告訴我的事。

最新文章
Tags
No tags yet.
bottom of page